当前位置: 呼吸器 >> 呼吸器前景 >> 环境科学顶刊微塑料已潜入人体胎盘将不再
作者:夏末山谷
饿了么?点个外卖吧!渴了么?接杯水吧!累了么?买个按摩锤吧!
等等,几个看似不想干的事儿好像冥冥之中又有什么共同点,对了,应该是塑料!
点外卖,当然离不开左一层右一层的包装和餐盒;接杯水,少不了塑料做的瓶子或杯子;
你说买个按摩锤,应该和塑料没关系了吧,对不起,按摩锤也是塑料做的。
看来,我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塑料,它仿如空气已经和人类息息相关,融为一体。
说起塑料,它是人类近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生活的便利性!但同时有些危险也在慢慢靠近。
微塑料已潜入人体胎盘
世界著名期刊《EnvironmentInternational》(IF:8.17分)发表的「Plasticenta:Firstevidenceofmicroplasticsinhumanplacenta」一文[1]显示:科学家们已在人类婴儿胎盘中首次发现微型塑料颗粒!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标题截图
在本次研究中,共纳入了6名健康的待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为尽量排除人为的塑料污染,使整个研究过程更加客观真实,孕妇在怀孕过程中避免使用了含有微塑料或合成聚合物的牙膏和化妆品,分娩过程中也采用了全程无塑料接触的生产方案。
婴儿出生后,在6名孕妇的胎盘产妇侧、胎儿侧和绒毛膜上采集样本,并使用拉曼光谱进行塑料含量分析。
研究发现此次参与研究的6位产妇中,共有4位产妇的胎盘中检测到了直径为μm的微塑料碎片,且所发现的微塑料均已着色。
为揭示发现的微塑料聚合物到底从何而来,科学家将收集到的样本进行了光谱分析,研究发现这些微塑料来源于油漆、染料、塑料粘合剂、灰泥、化妆品以及个人护理等产品。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Figure2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实验仅分析了整个胎盘的二十六分之一,也就是说胎盘中的微塑料含量要远多于检测出的微塑料颗粒。
本次研究检测到的微塑料尺寸均小于10μm,表明此循环过程可能通过血液输送,这也提示人们微塑料颗粒一旦进入人体,就可以通过循环系统渗入到整个胎盘组织。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微探针对内脏进行分析时也曾发现过5-10μm的异物颗粒,现在看来,塑料颗粒似乎不仅仅只存在于胎盘中,在人类的各个器官中或许早已存在过塑料颗粒了。
然而,目前还无法准确判断微塑料是如何到达血液的,但呼吸和胃器官可能是微塑料进入胎盘的方式。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Figure3
微塑料进入胎盘后
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呢?
不用猜也知道,塑料这一「外来物种」侵入人体,势必要影响人类的正常繁育!胎盘是胎儿与外环境的连接屏障,胎儿在胎盘中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不断适应母体环境,并间接地适应外部环境。
当微塑料进入人体,可以通过诱导和增强免疫应答等方式积累并发挥局部毒性,潜在地降低了胎儿对病原体的防御机制并改变能量的存储利用。
图片来源:文献截图
微塑料可以通过M细胞的内吞作用机制或细胞旁运输,从母体呼吸系统和胃肠道进入血液并到达胎盘,还可以通过颗粒摄取和转运的机制,转移到次级靶器官,与周围组织的巨噬细胞发生免疫激活等炎症反应。
微塑料和一般的微粒还可能会改变胎盘中的几种细胞调节途径。
例如,怀孕期间的免疫机制、植入过程中和植入后的生长因子信号传导、控制母体胎儿通讯的非典型趋化因子受体功能、胚胎与子宫之间的信号传导以及正常怀孕期间子宫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运输,以上这些影响都可能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包括先兆子痫和胎儿生长受限。
微塑料不只存在于人类胎盘
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曾进行过一个有「味道」的实验[2],他们对来自欧洲和亚洲的8名健康志愿者粪便进行化学消化,随后采用红外显微光谱仪对粪便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名志愿者的粪便中均检测到了微量塑料成分。
令人震惊的是,每10克粪便中竟然存在约20个微塑料颗粒,且这些塑料来自9种不同的种类,以聚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最为丰富。
科学家认为这些微塑料可能会对胃肠道组织和其他器官造成有害影响,尤其慢性炎症性肠病的患者更容易吸收这些微粒并造成潜在损害。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Figure1
微塑料甚至会遗传给下一代
为验证母体内的微塑料是否会在胎儿体内沉积,有研究者将怀孕19天的孕鼠气管内滴注适量直径20nm的纳米赖氨苯乙烯颗粒[3]。
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育后发现,母体的肺、心脏和脾脏中均检测到了纳米聚苯乙烯颗粒。
更可怕的是,在孕鼠的胎盘、胎儿的肝脏、肺、心脏、肾脏和大脑中也检测到了聚苯乙烯纳米颗粒,表明妊娠晚期的母体可通过肺与胎儿组织进行纳米颗粒易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6Figure3
总结
胎盘作为胎儿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屏障,为胎儿的正常发育发挥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当胎盘中出现外源性的微塑料颗粒,可能对妊娠结局和胎儿的代谢与繁殖造成巨大影响,使胎儿变得不再「纯粹」。
微塑料泛滥,意味着人类不再由单纯的细胞构成,而是越来越变成一种生物体和无机物构成的混合物。如果这种情况不加以遏制,人类未来的进化将面临极大挑战!
古有婴儿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说法,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后代将握着塑料袋出生了!
为了延缓这一天的到来,在这里强烈呼吁大家减少塑料的使用,同时加紧研究微塑料可能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及干预手段,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平共处。
参考文献:
[1]Plasticenta:Firstevidenceofmicroplasticsinhumanplacenta.EnvironInt,Jan;:.doi:10./j.envint...EpubDec2.
[2]DetectionofVariousMicroplasticsinHumanStool:AProspectiveCaseSeries.AnnInternMed,Oct1;(7):-.doi:10./M19-.EpubSep3.
[3]Nanopolystyrenetranslocationandfetaldepositionafteracutelungexposureduringlate-stagepregnancy.PartFibreToxicol,Oct24;17(1):55.doi:10./s---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