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器

全球陷入口罩荒,需首先满足一线医护人员

发布时间:2023/4/20 1:03:23   

家里没有口罩,心中就会发慌。中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拉动了对口罩等防护用品的巨大需求,如今,它可能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一场口罩荒。

日内瓦当地时间2月7日下午,在世界卫生组织(WHO)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总干事谭德赛简单回溯了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的发展情况,并在发布会重点强调了:目前,全球个人防护装备市场正面临严重破坏。尤其是口罩和呼吸器的库存现已不足以满足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的需求。

谭德赛在会上呼吁,应首先满足一线医护工作者们对于防护设备的需求,然后要保障给病患及照顾病患的人防护用品的供给。世卫组织不鼓励在病毒传播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储存个人防护用品。

世卫组织2月7日例行媒体会(来源:Twitter)

世卫组织:提供给最需要的人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已经在中国和其他主要城市引发了口罩抢购热潮。为了遏制病毒的传播,中国政府已下令居民外出时必须戴口罩。医学专家说口罩使用一次后就要换新的,从而导致需求激增。

截至北京时间2月8日早8时,全国的新冠病毒肺炎确诊人数已达34,例,疑似病例为27,例,因病死亡人数例,已治愈出院人数为2,例。除中国之外,共有24个国家已经确诊了例新冠病毒肺炎,其中有1例死亡。

由于对病毒防控的建议与要求,口罩——这个平日里人们很少注意的小物件变得异常抢手。“有口罩么?”已经成为人们在社交软件上聊天的热点话题。

人们为了买防护口罩排队等候几个小时,最后因药店口罩售罄只好离开,这样令人堪忧的场面已经越来越常见。有些人会把口罩重复使用,这反而可能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

戴口罩购物的人们(来源:MITTechnologyReview)

虽然从总体上看,口罩产量正在逐步地提高。据工信部统计,中国具备全球最大的口罩产能,每天的口罩总体产能可以达到多万只。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曾对媒体表示,根据初步统计,截至2月3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的口罩产量已经达到.6万只,产能利用率达到67%;N95口罩的产量也已达到11.6万只。

然而,为满足一线医护人员的更换需求,并考虑到普通人日常正确佩戴口罩的频次,当下的产能仍有缺口。买不到合适的口罩,甚至买不到口罩的现象仍然存在。

中国的体量如此之大,口罩等防护用品的短缺已经波及了全球。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透露,全球个人防护用品市场面临着严重破坏。目前,需求比正常水平要高出百倍,价格也比正常水平高了20倍,甚至更多。

在护理病患的巨大需求外,这种情况因存在更多的人购买使用,并且部分人没有恰当佩戴的情况而进一步恶化。因此导致了当下很多地方的库存见底,而少部分人却留有可能积压长达4~6个月的防护用品。对于世卫组织及合作伙伴来说,目前全球的口罩和其他防护用品的库存已不足以满足相应需求。

(来源:pixabay)

世卫组织估计,全球一线的医疗急救人员将需要大约7%~10%的市场供应。而对于其他关键用品来说,这一百分比可能会更高。尤其是中国的一线医护工作者们更是需要大量的个人防护用品。谭德赛补充道,“我与针对流行病的供应链网络进行了沟通,该网络包括制造商、分销商和物流提供商等,以确保将个人防护用品交到最需要的人手中。由于巨大的需求和市场压力,这些公司最初将重点放在了医用口罩上。”

在发布会上,谭德赛代表世卫组织向那些决定只向医护人员提供口罩的公司表示了感谢,并呼吁“个人防护用品的库存有限,我们需要确保将其提供给最需要它的人,在最需要它的地方。”“第一要务是医护、科研的工作者们,其次则是病患和照顾病患的人。世卫组织不鼓励在病毒传播率低的国家和地区储存个人防护用品。”谭德赛说,“我们呼吁各国,以及企业与世卫组织合作,确保公平合理地使用供应,并重新平衡市场。我们都有责任保护全球人民的安全。”

“第一要务是医护、科研的工作者们,其次则是病患和照顾病患的人。世卫组织不鼓励在病毒传播率低的国家和地区储存个人防护用品。”谭德赛说,“我们呼吁各国,以及企业与世卫组织合作,确保公平合理地使用供应,并重新平衡市场。我们都有责任保护全球人民的安全。”

加班加点的口罩厂商

口罩的紧缺状况,早在春节之前就已显现。随着疫情的蔓延,国内的许多工厂从春节当天就重新开始营业,并陆续从假期中召回工人。

CM朝美日化有限公司提供国内口罩市场大约30%的份额,该公司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春节期间每天会收到近万个口罩的订单,这是正常水平的十倍以上。他还表示:“在1月20日前后,公司超过一千万个口罩的库存就已经用完了。公司在1月底已恢复生产,并召回了多名工人,提供了三倍工资。”

3M公司因出产N95等防护产品而在口罩品牌中最出名,该公司的CEO迈克·罗曼(MikeRoman)在1月28日就曾对媒体表示:3M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增加呼吸防护产品的产量。“我们正在一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全力生产。”罗曼说道,“公司也正在增加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以及欧洲和美国工厂的产量。”此外,他还表示:尽管爆发了疫情,3M公司在中国的工厂仍在全面运转。

在国外同样售罄的口罩(来源:Twitter)

在亚洲,韩国和日本等地的大型24小时便利店、机场、公交车站和其他交通枢纽,以及各大卖场的口罩库存很快售罄。韩国的口罩制造商KukjePharmaCo的负责人说:“为了满足需求,我们正在考虑将产能转移到二或三级,但是产能有限,我们只能做到一定程度。”他还表示,自1月24日以来,该公司就已收到大量“数以百万计的口罩”的订单。

日本媒体则称,一次性口罩本就是日本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需求的迅速增长,预防性物品已成为日本社会礼仪的一部分。但因为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其预计年日本一次性口罩的年产量将超过40亿只。

在欧洲,法国的一家生产医用口罩的公司KolmiHopen正在尽可能快地制造口罩。这家公司过往通常每年制造约1.7亿只口罩,但就在1月下旬其一周的订单数就达到了惊人的10亿只。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个新订单发来,这让该公司销售部门的收件箱被海量邮件淹没。目前,KolmiHopen正抓紧雇用更多的工人,让机器7天24小时不间断运转。

即使是很小的生产商也被卷入了这股浪潮之中。捷克的口罩制造商Pardam收到的来自亚洲和欧洲的订单同样在急剧增加。Pardam公司的研发专家JanaRuzickova说:“我们绝对会被抢购一空的,目前已经在尽最大的努力来提高产量。”而捷克纳米技术协会的PavelMalus则表示:在过去的几天里,口罩的需求增长了57,%。即便是世界上任何一家知名企业,也无法消化这个数字。

在土耳其,位于伊斯坦布尔附近的Era口罩商的工作人员ErolMemis表示:自从1月下旬收到中国的第一笔订单以来,该公司就一直在24小时运转。除此之外,他们还收到了来自瑞士、法国、比利时和埃及等国家的询问。“我们不可能完成每个请求。”Memis说。

随着人们在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担忧逐步加剧,以及口罩等防护用品的短缺,各个国家的零售商和政府都已经在努力制止恶意囤积和价格欺诈。而各国厂商的订单狂潮表明,如果中国的工厂不能全力运转,便可以对哪怕最为专业的产品的全球供应链造成大规模混乱。

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卫生口罩是在中国生产的——每天约万个,一年超过70亿——医院和医务人员。但这些产能目前都被迫暂停出口,需要优先填补国内的缺口。

口罩的新产能也正在中国集结。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等工业制造在2月6日发消息称,将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更早之前,水星家纺、爹地宝贝、红豆、三枪内衣等厂商均宣布转向生产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医疗用品;中石油、中石化等则加班加点生产口罩原材料,甚至在微博上寻求口罩生产设备,试图获得口罩生产能力。

富士康的相关声明(来源:富士康)

合理选择并使用口罩

目前,公众对于N95等医用防护口罩的非理性抢购,加剧了医护人员缺少专业装备保护的窘况。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国出现,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在多国的传播,专家担心口罩和其他卫生防护用品的供应——甚至用于常规医疗用途的那些——在其他国家将出现不足。例如美国的药房已经开始报告口罩等防护用品短缺。

实际上,口罩的选用并非防护水平越高,就越好。其中大有讲究。

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控中心从来就不建议把在公共场合戴口罩作为防疫措施。在新型肺炎爆发之后,这些机构发布的防疫指南也没有建议普通公众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于口罩类型及推荐使用人群也发布了建议,其中对于居家活动、散居的居民,户外活动者,以及通风良好场所的工作者、儿童和学生等,可不戴或者只带普通口罩。

而这,其实涵盖了我们生活中很大一部分场景。

口罩类型及推荐使用人群(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2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