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呼吸器 >> 呼吸器市场 >> 从实验观察入手,抓好蝗虫的课堂教学
《从实验观察入手,抓好蝗虫的课堂教学》
(写于年12月2日,图文无关)
蝗虫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数量最多的动物,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蝗虫是节肢动物门的第一课,抓好蝗虫的课堂教学,对认识昆虫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从实验观察人手,对抓好蝗虫的课堂教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实验材料、用具的自备
1、实验材料:活蝗虫、试管、放大镜、清水。
2、实验用具:用具自备,课前组织学生采集活蝗虫,蝗虫喜暖,授课时已是春末夏初,中午气温高,可组织学生在向阳的山坡上抓炸蜢,要求每个学生每人抓2只以上。
放大镜二、实验过程
1、将学生分组,2~3人一组。每组2个空罐头瓶,瓶内放人少量野麦草、棒棒草、米饭、糖。将一只活蝗虫放入瓶内,盖上瓶盖,以防蝗虫逃脱,盖上留一排气孔。
2、注意观察:蝗虫爱吃什么?蝗虫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有哪些主要器官,功能是什么?
3、将一只螅虫剪去触角,放人罐头瓶中,结果怎么样?
带孔罐头瓶4、将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盛满水的试管里,一只把头浸没在水里,另一只把胸腹浸没在水里而露出头部,结果怎么样?
三、指导学生归纳知识
1.通过实验观察,蝗虫喜食禾本科植物,其身体形态结构可归纳如下:
蝗虫由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组成;
其中头部由口、触角、和眼组成,眼是复眼;
胸由翅和三对足组成,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
腹部由10对气门和薄膜组成的听觉器官组成。
2.蝗虫没有鼻,它的嗅觉、触觉器官是触角。
3.螅虫用腹部的气门呼吸。
课堂教学四、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对蝗虫已初步了解。为了加深理解、巩固知识,还要进行课堂教学,补充实验教学中的缺项,如蝗虫的发育、跳蝻、若虫、成虫等。为使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在蝗虫这一节,共安排两课时,其中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各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