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器

实施心肺复苏术时人工呼吸吹气量潮气量

发布时间:2022/11/2 12:15:36   

实施心肺复苏术时人工呼吸吹气量(潮气量)综述

孟洪德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时,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在口对口人工呼吸、面罩呼吸、球囊面罩人工呼吸时,对患者的通气量或者说潮气量应该是多少,众说纷纭,为了大家清晰地认识这个问题,笔者根据学习的情况,写下了这篇实施心肺复苏术时人工呼吸吹气量(潮气量)综述,以便与读者交流,并希望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

1.人工呼吸的概念。

人工呼吸是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通过徒手的人工方法或机械装置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肺内,借外力来推动肺、膈肌或胸廓的运动,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呼出,使气体被动进入和排出肺脏,以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除,如此周而复始以代替自主呼吸。

2.人工呼吸的原理。

2.1.正常人的呼吸功能和保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需要充足的氧气进行新陈代谢,同时也需要足够的二氧化碳以刺激呼吸中枢产生自主呼吸。

2.2.我们在正常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约17%的氧气。也就是说正常人的一次正常呼吸只能只能吸收大约4%的氧气。

2.3.由于我们消耗掉的氧气在我们吸入的空气中占比较小只能消耗其中的4%的氧气,因此施救者呼出的空气可为患者提供其所急需的氧气。另外人工呼吸时,吹进患者体内的气体大部份是新鲜的空气也含有少部份的二氧化碳。而少量的二氧化碳还能刺激需急救患者的呼吸中枢神经,有利于恢复呼吸。

2.4.在一般情况下,施救者仅需用其通气量的20%,就足以使患者保持适当的通气和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氧气浓度。

3.人工呼吸的通气量。

3.1.美国AHA心肺复苏指南规定。美国AHA心肺复苏指南BLS教材规定:“正常吸气后,施以1秒的吹气,以使患者的胸廓隆起”,未对潮气量作出要求。美国AHA年心肺复苏指南中指出: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量为至ml,每次吹气历时1秒以上。

3.2.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指出,对成人进行人工呼吸时每次的潮气量应达到至ml。

3.3.成人心肺复苏潮气量。

3.3.1.成人每次吹气量应达到至ml,但不要超过毫升。高于毫升,常使咽部压力超过食管内压,使胃胀气而导致呕吐,引起误吸。现在多采用小潮气量,6至8ml/kg/次,胸廓可见明显的起伏。

3.3.2.成人心肺复苏潮气量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机械通气的气量通常为10至15ml/kg,举例说明一个60kg的患者,成人心肺复苏潮气量应为60×10=ml,这是下限,上限为60×15=ml。因此,成人心肺复苏潮气量在至ml之间。因此,利用公式10至15ml/kg的算法,应为成人心肺复苏潮气量。

3.4.儿童人工呼吸的通气量每次至ml。

3.5.婴幼儿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的通气量。婴幼儿心肺复苏人工通气的潮气量大约为10ml/kg体重,如果难以估计体重,只要在吹气时略可见患儿胸廓起伏即可。

4.简易呼吸球囊面罩通气。

球囊面罩的工作原理:球囊面罩由一自动充气皮囊和一单向活瓣阀门组成,通过对球囊面罩的挤压和单向活瓣阀门的开关作用,可提供正压通气,一般球囊充气容量约为ml至1ml,远大于CPR所要求的的潮气量8至10ml/kg或至ml,足以使肺充分膨胀。同时可实现吸气相和呼气相的转换,利用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作用实现呼气。

4.1.球囊面罩的容积。

成人球囊面罩的容积一般是至ml;儿童球囊面罩的容积一般是至ml;婴儿球囊面罩的容积一般是至ml。

(球囊的容积)

4.2.AHA心肺复苏指南对球囊面罩通气的规定。

4.2.1.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规定:

4.2.1.1.无氧源的球囊面罩通气,潮气量大致为10ml/kg(至ml)或成人球囊2/3体积被挤压陷,时间达2秒以上。

4.2.1.2.携氧的吸氧浓度大于0.40,氧气流量从8至12L/min到30L/min,球囊面罩通气较小的通气量为6至7ml/kg,大约至ml,或成人球囊1/2体积被挤压陷,时间为1至2秒。

4.2.1.3.版心肺复苏指南中只提及了高级气道下使用简易呼吸球囊面罩通气时的潮气量是至ml/次,2升的气囊大约压缩1/3。

4.3.球囊面罩的挤压量。

版心肺复苏指南建议,在使用球囊面罩进行通气时,成人应使用ml作用的潮气量。即在使用1L球囊时,每次通气约挤压2/3;在使用2L球囊时每次通气约挤压1/3。

(球囊面罩挤压量)

5.人工呼吸过度吹气(通气)的危害。

5.1.人工呼吸过度吹气或者说过度通气其危害较大,在实施心肺复苏术时,应避免过度通气(吹气)。

5.2.过度通气(吹气)的危害是:

5.2.1.引起胸腔压力增大,减少会心血量,降低复苏成功率,这是避免过度通气(吹气)的最主要的原因。

5.2.2.使咽部压力超过食管内压,使胃胀气而导致呕吐,引起误吸。

5.2.3.过度通气会导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人体会变成碱性环境,当血液变成碱性以后,血液中的氧气难以分离出来给细胞组织供氧,这时候将会不利于患者缺氧的改善。所以,过大的通气量不利于心肺复苏的恢复。而过少的潮气量也不利于患者缺氧的改善,因为给患者输出的养分太少。经过临床研究发现,目前的观点认为至ml的吹气量比较合适。也就是在给患者进行人工通气的时候不需要深呼吸,自然的吸一口气后进行自然的吹气,就是至ml的吹气量。

6.人工呼吸其它注意事项。

6.1.目前的指南已经不再强调公众心肺复苏的时候一定要给予人工呼吸,但是如果能够给予人工呼吸,配合着胸位按压,对预后将会更好。

6.2.AHA更新,将版每5至6秒1次呼吸或10至12次/分呼吸,更新为每6秒1次或每分钟10次呼吸。

7.参看文献。

7.1.美国AHA教材。

7.2.国内有关心肺复苏教材和出版物。

7.3.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3月19日星期五孟洪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2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