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呼吸器 >> 呼吸器介绍 >> 我打赌,这些救命神器,绝大多数人没见过
“喂,吗?我戒指卡手指了,摘不下来了,求助!”
“消防吗?我家的牛掉沟里了,来帮我打捞下行不?”
“我家娃头卡栏杆了,快来救救孩子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曾经我们以为
消防员就是救火的
但也许不知道
他们其实无所不能
只要群众有需要
他们会马不停蹄奔赴现场
……
自年起,公安部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宣传日”,今天迎来了第27个年头。这一天,是属于“逆行英雄”们的神圣日子。
在我们的印象中,“一身橘色灭火服”和“一支巨大喷水枪”就是消防指战员们的标配,殊不知,每一次的救援行动,都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那些酷炫的救援器材、奇特的救援防护服……
下面,就请跟随日报妹
一起来看看消防员们
都有哪些救援法宝
1
1巨大的个头,鲜艳的颜色
这样的千万“豪车”阵仗
相信你一定没见过!
消防救援车辆
55米登高平台车:车载升降平台最高可达55米,最宽可跨26米,主要用于建(构)筑物或塔架等高处的人员抢救以及高层建筑、油罐、石油化工装置等的火灾扑灭。
图一:55米登高平台车(右),多功能强臂破拆车(左);
图二:55米登高平台车
多功能强臂破拆车:车上装有多功能机械臂,用于建筑物外墙破拆、坍塌救援破拆等大型抢险救援现场,喷射臂为23米,破拆臂高度为22米,其中破拆臂有液压剪切钳与液压破碎锤两种作业模式,可视现场情况进行切换,是打开救援通道的强有力装备。
2
这个长得像高阶版吸尘器的东西是啥?
看起来有些厉害!
抛投炮
以高压空气为动力,可将绳索或自动充气救生圈准确发射到指置。适用于火灾、抢险救援等场所。配有抛绳救援弹、训练弹和水用救援弹,最远抛射距离米。
3
看起来像一艘简易皮划艇
究竟是不是划水用的?
多功能担架
采用特殊塑料复合而成,体积小、重量轻,耐+45℃高温和-20℃低温,可单人操作,便于携带。一般由专用垂直吊绳、专用平行吊带、专用D型环、担架包装带等组成。
4
远看像葫芦,近看似陀螺
你知道这玩意儿
其实能起到很大的承重作用吗?
起重气垫
主要用于交通事故、房屋倒塌救援事故现场救援,具备抗静电、抗裂、耐磨抗油、抗老化等性能。
5
木头、塑料、铁皮、玻璃……
只有你想不到
没有它们切不断
液压破拆工具组
是消防人员在灭火或救人时强行地开启门窗、拆毁建筑物,开辟消防通道,清除阴燃余火及清理火场时的常用装备。液压破拆工具组具有手动、液压、机动和化学切割等类型。
6
如果你以为这是用来纳凉的电扇
那你就out了!
电动排烟机
用于灭火救援现场浓烟区域进行排烟使用。转速每分钟转,排烟量每小时立方米,功率2.2千瓦,动力源为电动马达。
7
水管?烟囱?
这俩结构奇特的玩意儿是啥?
移动式遥控自摆炮
用于扑灭一般固体火灾和油类火灾。具有直流、喷雾、出泡沫的功能,可设定在20°、30°、40°范围之间自动左右摇摆,最大射程为62米。
8
同样是锯齿
长得还有区别……
混凝土破拆工具组
主要适用于地震、各种交通事故处理等现场的抢险救援工具。
9
一长一短
一头固定摄像头
一头连接显示屏
这样奇特的“自拍杆”
我还是第一次见!
蛇眼探测仪
主要用于侦查、搜索狭小空间,通过视频直观辨明内部环境,为搜救被困人员提供准确位置。
10
黑色神秘小盒里装的是什么高科技?
雷达生命探测仪
主要用于地震、建筑物倒塌等事故现场,对被埋压现场生命探测,最大探测深度地下15米,探测准确度50°—°。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救援中,该器材迅速搜寻、定位被埋压在废墟下的群众,为海南消防总队营救21名生还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看到底下这个黑色的小玩意儿了吗?
别看它如此娇小,用处可大着呢!
自动升降器
采用电池驱动技术,可以轻松地将操作者提升到米-米高度,单手控制,可调节速度,随时准确制动刹车。特殊环境下,也可以选择遥控升降。如果电池耗尽,使用者可以通过机械方式手动下降。整套设备可以随身携带,在狭小的空间也可以顺利工作,不受场、环境限制。很多通过传统升降方法难以完成的空中任务,自动升降器都可以轻松解决。
看完各式各样的救援器材
下面就到了“救援防护服”的环节
在我们的印象中
消防员似乎都长这个样
实际上
这还只是他们的日常工作服
灭火防护服(左):包括防护上衣和防护裤子,由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舒适层等多层织物复合而成,主要适用于消防员在灭火救援时穿着,对消防员的上下躯干、头颈、手臂和腿进行热防护。具有阻燃性能,不受多次洗涤影响,耐磨性能好、强度高等特点。
抢险救援服(右):主要用于消防员进行抢险救援作业时的躯体防护,由外层、防水透气层和舒适层等多层织物复合而成,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表面抗湿性能、耐高温性能和防静电性能。
前方高能!!
这是从哪来的“外星人”?
防化服:适用于消防员在有酸、碱类化学物品事故现场穿着,不适用于在有毒气的事故现场或进入火场。除面部裸露外,其余部位密封。具有耐酸碱阻燃、防静电、耐汽油等特性。
隔热服:适用于消防员在高温火场内作业,对热辐射、热对流起到抵抗作用,保护消防员安全。具备抗热辐射、高温、质轻、柔软,防水等性能,在-度热辐射下,70%热量返回,装配牢固。
避火服:主要用于消防员在短时间穿越火焰区进入火焰区进行灭火战斗,以及抢险救援时穿着,避免高温和火灼伤的危险。在温度为℃的火焰上烧30秒,其内温度温升不超过25℃;在火场℃的条件下,进入30秒后,其表面温升不超过15℃。防辐射温度℃。
防蜂服:主要用于防范蜂的蛰咬,摘蜂窝时使用。面罩为聚碳酸酯材料组成,具有防穿刺能力。
水域救援服:全功能湿式救援服,剪裁得体,隔离保温性和伸展性绝佳,躯干的两侧部位有大摩擦力区域,手臂和腿部有荧光反射区,并且有RESCUE救援字样,提高了救援者的警示性。
还有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可燃/有毒气体探测仪、躯(肢)体固定气囊、多功能救援三角架、移动照明灯组、机动消防泵、多功能水枪……
各种高科技救援设备,各式奇特的救援服饰,让我们眼前一亮,又让我们心生感慨。
点击下图查看H5
↓↓
图片来源于YOUNG军旅漫画
他们离我们很近
随时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
他们又离我们很远
炙烤、浓烟、黑暗、坍塌
我们很难体会到火场中的恐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风里来
到火里去
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今天,向他们致敬
致敬我们最可爱的人
总监制:陈成智
文案:张琬茜
摄影摄像:陈若龙韦茂金
视频剪辑:韦茂金
H5制作:吴毓锋
拍摄地点:海口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二中队
海南日报创意工坊海口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出品
编辑丨张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