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器

济南三院重症医学科开展首例俯卧位通气齐

发布时间:2023/5/23 22:05:30   
白癜风治疗哪些好的方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59554.html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小蒙实习生杨文慧

日前,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开展院内首例俯卧位通气,救治一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今年66岁的姚先生,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呼吸衰竭、Ⅱ型糖尿病、电解质紊乱,每一项诊断都非常的危重。面对患者病情再次加重,使用的呼吸机参数已经较高,身体缺氧比较明显,低血氧症在临床上俗称“沉默的杀手”,该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刘浩和宋海燕等人仔细查房后,综合考虑给予患者俯卧位通气,这是解决患者低血氧饱和度的唯一良招。

据了解,俯卧位通气主要应用的指征是ARDS,又叫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有实变的地方,只有少量的肺可以进行通气,就是实变和通气的分布不均匀,在仰卧位通气的时候,实变的部位无法进行通气,进行体位变换以后,由于重力的关系,液体向充气的部位弥散,给予通气以后,可以使肺膨胀的部分增加,可以提高通气的效果,减轻缺氧的症状。

在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重症患者受损的重要器官就是肺脏,为了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俯卧位成为湖北ICU病房改善患者肺部通气的有效卧位。在支援的黄冈监护室病房里,山东援鄂医疗队成功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病情效果明显,最终ARDS患者转危为安。

“去年我们重症人在参加济南市第一届重症医学技能竞赛时,重症医学一科的参赛医护人员凭着过硬的专业技能、默契的团队合作,在俯卧位通气比赛中荣获团体第二名及多项个人荣誉。”刘浩介绍,在这些有利条件的保障下,重症医学一科在病房里首次开展俯卧位姿势,患者除了有口插管接呼吸机外,身上往往还有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等,同时患者身上还连接了心电图,测血压袖带,测氧饱和夹子,翻身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这些管路。翻过来后还要固定好患者头部位置,防止气管插管弯折,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还要给身体一些部位垫上枕头防止皮肤的压迫损伤。

这些操作都需要耗费医护人员大量的精力及体力。因为患者微胖,管路多,难度较大,刘浩带领科室医护人员讨论专门的翻身计划,积极准备翻身需要的物品:海绵垫,枕头,翻身垫,甚至自制支撑垫,自创棉垫造型……只为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体位支撑,保护呼吸机管路和人工气道,减少患者痛苦。这种治疗方法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力气活,一番紧张的讨论和准备后,为保证俯卧位过程中患者“从头到脚”的安全性,七八个医护人员围在了患者床旁,“一…二…三……一…二…三……”经过努力,患者顺利改变了俯卧位姿势,一气呵成,成功完成首例俯卧位通气。

济南三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们近来多次开展各种专科技术,比如成功盲插鼻空肠管、侧卧位的通气、有创血压的穿刺等,困难重重面前重症人勇往直前。未来,重症医学科将牢记“爱医院做主人、爱岗位讲奉献、爱病人送温暖”的服务宗旨,将继续开展新项目,不断的提高科室技术水平。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6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