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呼吸器 >> 呼吸器介绍 >> 宝宝吃鱼补营养,但选什么鱼,吃什么部位都
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当了好几个月“奶牛”,宝宝终于可以开始吃辅食了,看他吃得香喷喷,妈妈们心里也特别满足,这意味着宝宝的成长又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论食材,鱼肉细嫩,味道鲜美又营养丰富,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优质蛋白,还有对大脑生长极有好处的DHA,自然备受家长们青睐。当然,不同的鱼有不同的吃法,不同部位也各有各的美味,但小宝宝的肠胃脆弱,怎样吃鱼才好呢?是的,给宝宝吃鱼补营养没那么简单,选什么鱼,吃什么部位都有讲究,吃错会有“毒”!
01给宝妈们提个醒:多数鱼胆有毒,不能吃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这么个说法:吃鱼胆能明目。明确告诉大家,这是谣言,不可信。相信亲手做过饭的人都知道,鱼胆特别苦,若清理鱼内脏时不小心将其弄破了,大部分鱼肉都会沾上胆汁,苦涩难吃。多数常吃的鱼类胆都有毒,如草鱼、鲤鱼、青鱼等。不仅没有明目的功效,还会引起中毒,严重者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然后,家长要注意选择体内含汞量少的鱼类,如鲅鱼、马鲛鱼、海鲈鱼、三文鱼等,避开剑鱼、马鲛鱼、方头鱼等。02其他谣言:
1、鱼头鲜美可以吃,但不补脑老话说吃啥补啥,因此吃鱼头能让宝宝补脑的说法追随者不少。鱼头中确实含有一些对大脑发育有益的营养物质,比如EPA和DHA,而且对视力发育也有助益。但这些营养在鱼肉中的含量也不少,鱼头的营养与肉相比没有特殊之处,而且鱼头上的肉可吃的并不多,想用它补脑还是算了吧。2、鱼皮没那么多重金属鱼皮轻薄滑腻,很多宝宝都喜欢吃,但家长很多有迟疑,因为听说鱼皮中含有大量重金属。但实际上,目前各类实验数据都表明,并非所有鱼皮都受到了重金属污染,而且鱼皮那么少,就算有重金属也极少,对人体没什么威胁。还有一句话,只要选择含汞量较少的鱼类就好了。3、鱼籽吃太多会长胖鱼籽就是鱼的卵,颗粒状,咬下去很香,口感也不错。用优质鱼籽做成的鱼子酱,是高级餐桌上的必点佳品,因此也一度被捧上神坛,但它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鱼籽中富含对神经系统发育有益的卵磷脂,是脂肪的一种,确实有好处,但也要有节制,吃太多容易让孩子长胖。当然,一条鱼中也没有多少鱼籽,想吃也没多少。没必要专门买鱼籽做给孩子吃,偶尔做鱼时碰到就算不错了。4、鱼眼不明目还是那句话,真不是吃啥就能补啥的,鱼眼明目的效果并不突出。其中确实含有少量的n-3、EPA以及DHA,有利于视网膜健康,但鱼眼就那么一丁点,营养成分更是少得可怜,指望它有多好的效果就算了吧。03除了鱼肉,鱼身上还有哪些“宝物”?
1、鱼鳃很多人收拾鱼内脏时,都会把鱼腮、鱼鳞等处理掉。其实鱼腮的含铁量很高,是种不错的食物,但作为鱼的呼吸器官,主要作用是过滤水中的微生物,确实容易被寄生虫污染。吃是可以吃的,但口感不好,而且处理起来也比较困难。如果确实能保证这条鱼在水质好的环境中长大,而且生长周期短,喜欢吃也无妨,否则还是算了。毕竟说起补铁,最佳的选择还是新鲜肝脏。2、鱼鳔“鱼鳔”是鱼肚子里装满空气的泡泡,又叫花胶、鱼泡,它能让鱼在水里自由升降。干花胶是种很珍贵的美食,蛋白质含量多达75%以上,而脂肪含量极少,口感柔滑有韧性,给刚长牙的小宝宝磨牙很好,多吃些也不必担心发胖。宝宝该吃多少鱼?这要根据宝宝的不同发育阶段安排,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简称FDA)的推荐,每星期最好吃一两次鱼,每次30g到g左右。2-3岁,每次30g4-7岁,每次60g8-10岁,每次90g11岁以上,每次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关于这点也有建议,但计算的是平均值,2岁以下的孩子没有明确建议,2-4岁每天平均吃水产15-20g,一周算下来为-g左右。这样看起来,其建议的吃鱼量,要高于FDA的推荐量,这一定会让诸位家长糊涂,不知该听哪一方的意见。我的建议是,中西方人体质不同,饮食习惯也不同,但基本的生理结构都是一样的。首先肯定的是吃鱼有好处,其次要适量,多吃无益少吃缺乏营养,那么咱就取个中间值,每周2-3次,每次最少20g,最多不超过g吧,具体就看宝宝的胃口啦~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孩子吃肉也要种类丰富,红肉、白肉交替着吃,别只盯着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