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器

对虾养殖谈白便色变莫慌且看最行之有

发布时间:2025/3/20 12:54:32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7/02/content_20140325.htm

受极端气候、苗种退化、水质恶化、病原增加等大环境因素影响,今年珠三角的对虾养殖很难出大虾。对虾白便问题更是常见,严重影响对虾养殖效益。面对艰难险阻,重重困难,我们的对虾养殖的出路在何方?笔者告诉大家,没有捷径可行,唯有自己重视管理细节,相信科学的养殖理念方能走出困境!

“白便”的症状

1.虾粪细长呈白色(看似如棉线、如面条)、有粘性、粘附在料罾上面或者漂浮在水面、大量聚集,对虾拉拖便、大长便后会散发恶臭味。

2.初始阶段对虾摄食正常,但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吃料慢甚至不吃料、虾身瘦弱等状况,且伴随游塘及偷死症状,虾肠道发红或肠道有白色脓状物。

产生“白便”的原因

细菌感染

主要有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等致病菌。这些致病菌聚集在池塘底部,附着在饲料、残饵、有机碎屑、死藻上。对虾摄食这些物质后,通常引起胃肠道感染、心肌损害、肝胰脏明显萎缩。很多发病池塘停料后,对虾发病程度明显减轻。

藻类生物死亡产生的毒素

水质恶劣,水体含大量毒素。

藻毒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七肽单环肝毒素,主要为(蓝藻)微囊藻毒素;另一类为神经毒素,主要为鱼腥藻毒素-a。肝毒素直接导致肝胰脏肿大、萎缩、出血、坏死以及胃肠道炎症、坏死等病变;神经毒素是一种潜在的神经肌肉传导阻止剂,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导致骨骼肌肉等瘫痪,重症者可因呼吸系统屏障而致死。

池底产生的化学有害物质

南美白对虾是底栖动物,在他们生活的中下层水体,由于残饵、粪便、死藻的大量累积以及滥用絮凝性底改等因素导致该层水质、底质发热、发臭、泛酸,生物和化学耗氧量大,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成为原生动物、细菌、病毒的滋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聚毒层”。“聚毒层”如不及时消除,就会加重肝胰脏负担,腐蚀肠粘膜,最终导致“白便”。往往并发黑鳃、黄鳃、烂鳃、烂眼、红须、红尾、烂尾、断须、白浊等症状。

投喂过度,加料过猛、饲料质量差

高蛋白饲料往往更加注重如何让水产养殖动物吃得猛、长得快,却忽略了生理营养平衡!

从去年到今年,整个水产行业都面临着各种原料紧缺的现状,那么无形之中可能会出现劣质产品。

由于劣质的原料和贮存方法不当等原因,可能造成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长期食用霉变的饲料,造成肝细胞坏死,肝胰脏解毒和消化功能障碍。导致肠内黏膜和血细胞的坏死,这些细胞可以产生胰腺,胃腺,使一些器官颜色变浅。这些副作用反过来又导致对虾生长缓慢,饲料效果变差。霉菌毒素使对虾机体免疫受到抑制,容易诱发大规模的疾病。

滥用药物

滥用抗生素、消毒剂、杀虫剂均能导致对虾肝胰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肝功能障碍。

需要注意的事项

1.虾苗幼体检测报告是否齐全,尽可能保障苗种优质;2.养殖期间从小抓起,注重保肝护肠;3.平时注重改底解毒调水,尤其是弧菌控制和杀灭工作;4.选择高端优质饲料,把控投喂量。

“白便”处理方法(内外结合)

外用:第一天停料泼“特碘+三黄散”(严重时连续使用2次)。

内服:减少50%的饲料,同时拌氟康宁+美康2号+美康6号连续喂3天(一组拌20~40斤料或者~斤虾),一天只喂一餐,第一天氟康宁的使用量增加1包。

三天之后情况好转,美康1号+美康2号+美康6号再投喂3~5天。

使用结果:大部分情况下,3天后白便和偷死现象减少;最好的使用效果是白便停止,无偷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1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