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器

健康过冬,从关注天气开始中国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3/4/27 19:36:00   
苯丁酸氮芥说明书 http://m.39.net/disease/a_9097794.html

本期嘉宾: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健康气象创新团队首席付桂琴

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总工程师彭丽

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工程师杨丹丹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袁睿

采访人:

中国气象报记者赵晓妮

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降低,进入所谓“终也、万物收藏也”的时节。

这个时候,很多生物会减少生命活动,不少植物会落叶,也有动物会选择休眠,候鸟迁徙到温暖的地方越冬。对于人体来说,很多疾病不仅不会“潜藏”,反而随着气温、风、湿度等天气条件的变化而起伏。

而近年来,探索健康与气象的关系、研发相关风险预报产品这一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热度正在上升。本期科普看台就此邀请健康气象领域专家,聊聊冬季疾病与气象环境因素的关系。

健康与气象

从古老经验到新兴科研领域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气温、气压、湿度、风等气象环境因素不可避免地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早在千年之前,我国医学典籍《伤寒论》《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健康与气象的描述。

本文且翻过那漫长的经验性描述历史,来看看近年兴起的这个古老话题,看看现代人如何用科学方法去探究这个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

在河北,付桂琴牵头的省气象服务中心健康气象创新团队,与医院、医院、医院、医院、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河北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合作单位,先后累计获取了一千多万条近5年或5年以上关于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的急诊、门诊、住院等病例信息。该团队基于流行病学分析思路,开展气象条件对疾病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研究,建立基于时间序列的线性+非线性相结合的预报模型,解决相关疾病季节性波动、阶段性高发的预报技术难题。

而在上海,皮肤与气象研究方面相关工作正从建模与数据研究进入到研发产品及测试应用阶段。彭丽牵头的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与医院皮肤科,医院皮肤科每年万的门诊数据为样本,结合对应的温度、湿度、日照、空气污染情况等气象资料,共同研究气象条件和皮肤疾病的关系,得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为大众服务。

正值冬季多种疾病高发期,本文邀请专家就相关成果进行科普。当然,疾病与气象的关系并非完全一一对应,涉及种种复杂因素,未来相关研究也在进一步深入。

心脑血管疾病

在冬季,不仅患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老年人健康风险增加,近年来青壮年人群的心脑血管健康也受到威胁。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总体上看,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

而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多项研究显示,都意味着心脏进入更“脆弱”的时节。

付桂琴从针对数百万条数据的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期。具体来说,面对心脑血管类疾病确实需要“多加留心”,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控制好血压、血糖,注意突然眩晕、剧烈头痛等先兆症状;还需要预防心脏病、冠心病、心梗、脑梗等疾病的发生。

以河北为例,图为医院年至年心血管疾病门诊人数月百分比分布。图/付桂琴

位于东亚地区,冬季最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3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