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呼吸器 >> 呼吸器前景 >> 科学城融合发展,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北京商报记者从日前举办的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五届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上获悉,目前,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初步形成重大科技设施平台集群,已布局三大类共37个科技设施平台项目,成为全国集聚程度最高、覆盖学科领域最广的区域之一。同时,“科学+城”城市形态更加完善,科学与城市融合发展,以科学家为中心,统筹推进高品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保障,着力构建生态宜居、活力开放的城市风貌。交通、教育、医疗、住房、高品质国际化综合配套等全方位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科技合作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中国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支撑,承载着代表中国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科技合作的重要使命。
年5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联合批复了《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同意建设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依托世界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在若干前沿交叉科技领域取得重大原创突破。
自批复以来,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的指导支持下,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在京高校等创新主体通力合作、紧密配合,推动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怀柔速度”。
年,首批6个科技设施平台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年,中长期规划落地实施,全面进入建设阶段;年,开始向建设与运行并重阶段转换过渡,匠心打造“科学+城”美好生态;年,29个科技设施平台土建全部完工,城市框架显现雏形;年,7个科技设施平台全面进入科研状态,面向全球开放运行,区域综合承载力和人才吸引力明显提升。
初步形成重大科技设施平台集群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据北京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秀玲介绍,“目前,已初步形成重大科技设施平台集群,已布局三大类共37个科技设施平台项目,成为全国集聚程度最高、覆盖学科领域最广的区域之一”。
具体来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国之重器”,已布局落地6个,其中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已全面运行,面向全球开放预约;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子午工程二期、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装置正加快设备安装调试,计划今明两年全面投入运行;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新获批立项,力争今年底开工建设。
科教基础设施作为中国科学院科学与教育融合的重要载体平台,已布局17个,其中首批11个项目正加快设备安装调试;6个新项目获批立项,涵盖生命、信息与智能、空间、地球系统等领域。
交叉研究平台作为聚焦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研究平台,目前已布局14个,其中5个首批开工项目已全面进入科研运行状态,8个第二批项目正加快设备安装调试,此外分子影像探针平台项目正加快推进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