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器

站桩中的呼吸运动及方式

发布时间:2023/7/10 12:20:38   
白癜风该怎么治疗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11/6159813.html

站桩过程中的呼吸运动以舒适自然为主,首先要知道站桩的效果,并不在于呼吸的形式如何,呼吸形式并无好坏之别,而且疗效的大小与呼吸的形式并无直接的关系,因此不必有意识地去追求某种呼吸方式,以避免发生人为操作产生的副作用。

站桩时两手及两肘改变了平时所保持的下垂状态而成举起姿势,并需一直地保持下去,肩背部及胸廓上部的肌肉为了保持这种姿势不动,就对提升肋骨完成胸式呼吸运动的外层肋间肌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

这样由于上肢姿势形态的改变不能顺利地进行胸式呼吸,就自然而然地迫使膈肌下降来加大腹式呼吸运动的作用,以弥补胸式呼吸之不足。

所以在站桩练功的过程中,虽然并没有教导患者有意识地训练腹式呼吸法,但是实际上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为姿势形态所逼迫,必然会开始自然的地腹式呼吸。这种由于姿势形态的改变自然形成的、无意识的腹式呼吸,可以避免有意识地去追求腹式呼吸所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

站桩练功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上肢肌肉耐力的增强以及肩背部肌肉学会了放松,不发生过度紧张,这时上肢的抬举姿势就可减轻对肺部的压迫作用,因而呼吸时可感觉到锁骨下肺尖部的扩张收缩,这就加强了胸式呼吸运动。

总之呼吸运动是根据身体内部每一时间内的活动情况和各组织器官的实际需要,由呼吸中枢自行调节。当全身肌肉运动量增大时,机体当然就需要大量的氧,同时也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可刺激呼吸中枢产生兴奋,便自然地加深或加速呼吸运动,以调节物质代谢的变化。因此这时不要有意识地停顿呼吸,或故意地减慢呼吸,或进行闭气停息等动作,以便使机体能够自然地根据当时的需要吸入充足的氧气和顺利地排出不必要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经过站桩锻炼后,呼吸器官的结构和机能都将发生很大变化。首先可使膈肌与肋间肌的放松与收缩能力提高,胸部发育良好,胸围加大,肺的通气量增加,呼吸的幅度加深,呼吸频率变慢,从而提高呼吸机能等等。

一般开始站桩练功的最初阶段里,呼吸频率表现增多增快有时会夹杂着一次较深长的呼吸,并有轻微闷气感觉。这是因为对站桩姿势不习惯,肩、背、胸等部肌肉群的放松程度不够完全,胸围扩展不大,肺通气量较小,促使呼吸次数增多了。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坚持站桩锻炼之后,就可以见到呼吸频率明显减少,幅度明显增加,膈肌与肋间肌,同时收缩,吸气时胸廓明显扩大,肋骨明显上升,尤其第七对以下的肋骨间隙明显变宽,腹部明显突起等等。

这主要是站桩时要求头直、目正,身体保持直立,不许弯腰,不许低头,双手抬起,两肘外撑,肩部、背部肌肉必须放松,不许用力,从而减少了肩臂对肺部自然的压迫作用,使胸围活动范围增大,通气量亦随之增大了。

同时这种姿势条件原本可以保证在站桩过程中,不致发生屏息作用,可使声门扩大,胸腔内压也不会增高,支气管平滑肌可保持弛缓状态,呼吸道的口径不但不致被挤压变窄,反而能扩张变宽,使空气进出肺内没有任何阻力,因此可使肺通气量相应地增加,对肺泡的通气效果更为有利。

站桩时四肢的骨骼肌、心脏、呼吸肌及其他器官对氧的需要量显著增加,因此必须加强呼吸,加大肺通气量和血液循环来满足这些器官对氧的需要。当组织中氧化过程加强时,组织中的分压即剧烈下降,促使大量氧气由血液中分离出来供给组织。

这样肺泡里的氧大量进入血液肺泡中氧含量减少,与此同时相应的大量二氧化碳由组织中进入血液,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就刺激了呼吸中枢,加强呼吸运动,因而肺通气量就相应地增多。

站桩练功时由于呼吸加深,牵引肺泡扩大,这时连平时闭锁的肺泡也都扩展开来,肺通气量因之加大,单位时间内吸入肺脏的氧气就增多了。同时肺泡壁的通透性也加大,肺部毛细血管扩张,肺的血流量增多,所有这些变化都促进了血液与氧的加速和二氧化碳的迅速排出。

因此经过有计划地连续站桩训练后,在站桩练功时可产生脉搏增多,呼吸加深,频率变慢,并且有一种舒畅轻松的感觉。

最后总结一下站桩过程当中的应采用鼻吸鼻呼、自然呼吸就可以了,当发现自己在站桩过程的呼吸频率加快或者变得急促时,身体上又表现出电击灼烧感,或者可以称之为电麻感,这就意味着开始出现缺氧现象,这个时候必须做出站桩调整,使呼吸缓和平静下来,使当前的站桩运动量与体质相符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2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