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器
怎样治愈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ft/190912/7461259.html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余嘉熙中工网记者闵亚平通讯员葛慧君7月20日,郑州骤降暴雨,全市一片汪洋,停水停电,地铁被淹、车站漏雨、街道变河,医院同样遭遇了停水停电断网的困境。

医院的心内科,一个突发的状况让整个科室紧张起来:病危患者赵某突然病情加重,出现急性心衰加重致呼吸骤停。

重症监护室张琰、张琦慧医师紧急安排气管插管,患者意识障碍,呼吸衰竭、心衰等多脏器衰竭,即便给予插管后血氧饱和度及血压仍不能维持,情况十分危急。

“当时暴雨太大,医院断电了,没有办法使用呼吸机,电梯也不能转运,甚至负压吸引也受到影响。”张琰回忆说,医院都动员起来了。

医院的在职医师和护士长第一时间准备好药品和抢救器械,没有电,就用手机照明;没有呼吸机,就用简易呼吸器人工辅助;没有负压吸引,我就用注射器抽吸;药物不够,护士们从消防通道的楼梯爬到16层楼取药,经过一夜的抢救,患者病情终于稳定下来,得救了。

也就在这一天,呼吸科住院部里,郑州罕见暴雨导致的突然断电,使得一名需持续使用无创呼吸机维持供氧的老年患者几乎陷入了绝境。

田晓娜护士长第一时间,带领护士张楠立即赶至患者床旁,快速接上呼吸机备用电池,使机器正常运转,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测量生命体征、安抚患者及家属。

因备用电池使用时间有限,恢复供电时间不确定,科室主任郭慧医师积极想办法,力争再联系到一个备用电源,电话打了一遍又一遍,希望仍然很渺茫。

生命至上,得知手术室有电,在医院领导的协调下,患者于当日19:00被迅速转运至手术室维系生命。同时医护人员开始轮流值班,24小时不间断。

这是一个难忘的夜晚,陈文辉医生、张楠护士值守第一个夜班,为患者进行吸痰、翻身、喂饭、清理大小便,还时刻警惕着会不会停电。面对陌生的环境,患者感到深深不安,张楠护士反复给患者沟通、安慰,一遍又一遍不间断,患者终于安心入睡。

经过两天两夜的日夜奋战,经过医护人员从1楼到18楼无数次的攀爬,医院供电系统逐渐恢复正常,年7月22日17:00,患者由手术室安全返回呼吸科,患者及家属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太不容易了,好在我们都克服了困难,医院患者都很安全!特别是听到很多病患说‘谢谢’,我感觉大家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回忆起这些天由于断电所产生的“状况不断”,河南医院院长于茵茵一度哽咽,此轮暴雨灾害,医院的各项设备、救护车和院区同样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针对郑州出现的暴雨灾害,河南医院的医疗救援工作闻“汛”而动,全力作答防汛应急“考卷”:急诊团队24小时接诊,保障群众就诊需求;在没有光线和充满烧焦味的地下停车场,急救人员毅然“逆行”,及时救起被电击患者;卫辉告急,医院克服困难全力驰援;一线职工五天五夜不离岗,守护发电安全直到市政来电……截至目前,河南医院共召开12次防汛抢险工作会议,急诊科共出诊趟,接诊人次,外院转诊57人次。

在郑州遭遇罕见暴雨的当天,医院第一时间召开防汛部署会议,要求行政后勤部门做好发电机的供应和使用工作,保障基础救援用电,同时叮嘱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加强巡护、查房,安抚病人情绪。

正是这些提前部署,医院在此次灾害面前“有惊无险”。

“在极端天气下,强有力医院来说太重要了!”于茵茵说,停电后,医院全体职工坚守医疗一线,日夜无休,全力保卫患者生命安全,同时靠着一台千瓦的发电机维持基本的手术用电,但发电设备工作时间有限,电能稳定性也比较差,影响了很多医治工作的开展,这让自己和所有医护人员都感到揪心,“但有总比一点电没有强。”

在不停向外界求援之后,7月21日18时,山东淄博供电公司接到驰援河南抢险保电的命令,立即组成11名工作人员的抢险保电突击队,随同3辆千瓦发电车连夜出发,经过一夜奔波,于22日6时赶到郑州。

这些山东电力工人顾不上长途劳顿,饭都没吃就迅速与医院取得了联系。在交警部门的护送下,发电车穿过拥堵的积水区,医院,迅速接入了用电负荷。

通过与山东电力相关负责人的沟通对接,医院迅速制定出保电方案,首先接通重要手术的设备、照明和电梯电气设备用电,随后又通过加大发电出力,医院正常运转的用电供应。

“现在,医院的住院部、门诊楼、综合楼,所有的业务都恢复正常了。”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对保电人员表示着感谢后,于茵茵说,这次暴雨,尽管医疗设备、手术室、救护车等设备也遭受了损失,但院里全体医护人员开展灾后自救和重建的信心很强,医院现在已进入到服务患者与灾后重建改造提升并行的模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4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