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器

生理复习知识

发布时间:2023/5/5 16:09:57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hunan.ifeng.com/a/20170626/5773085_0.shtml

生理复习大纲

一、单项选择题

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

2.体表感觉代表区主要位于(中央后回)

3.能使血糖水平降低的激素是(胰岛素)

4.异型输血一般一次不超过(ml)

5.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排尿反射)

6.骨骼肌受缩的基本功能单位是(肌小节)

7.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球蛋白)

8.某患者未受明显创伤皮肤却经常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可能是(凝血因子缺乏)

9.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中脑)

10.视紫红质的合成需要(维生素A)

11.人体内最重要、消化能力最强的消化液是(胰液)

12.人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延髓)

13.不属于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是(催产素)

14.向心性肥胖是由下列哪种激素分泌增多所致(糖皮质激素)

15.维持与调节机体正常呼吸节律的中枢部位是(脊髓和延髓)

16.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是()

17.中心静脉压高低主要取决于(静脉回流血量和心脏射血能力)

18.无自律性的部位是(心房肌)

19.消化腺分泌消化酶的过程是(入胞)

20.正常心脏的起搏点是(窦房结)

21.维持人体某种功能的稳态主要依赖于(负反馈)

22.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排尿反射)  

23.破坏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后,下列何种现象消失(反射)

4.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球蛋白)

25.某患者未受明显创伤皮肤却经常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可能是(凝血因子缺乏)

26.心脏射血发生在(心室受缩期)

27.正常呼吸节律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延髓)

28.正常情况下,影响尿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抗利尿激素)

29.视觉器官中可调节眼折光力的是(晶状体)

30.可兴奋细胞产生兴奋的共同特征是产生(动作电位)

31.下列那种疾病基础代谢率升高最为显著(红细胞增多症)

32.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是()

A保持血管充盈B保持足够的静脉回流量C防止血管硬化

D保证器官的血液供应E减轻心肌的前负荷

33.中心静脉压高低主要取决于(静脉回流血量和心脏射血能力)

46.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中脑)

34.视紫红质的合成需要(维生素A)

35.关于兴奋在中枢传递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双向传递B不易疲劳C中枢延搁D不能总和E刺激停止后,传出冲动也立即停止

36.人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延髓)

AB脑桥C下丘脑D小脑E大脑

37.不属于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是(催产素)

38.向心性肥胖是由下列哪种激素分泌增多所致(糖皮质激素)

39.房室延搁发生的部位是(房室交界区)

40.自律细胞和工作细胞的生物电活动的主要区别是()

A0期去极化速度B0期去极化幅度C3期复极的离子转运

D复极化时间的长短E4期自动去极化

41.可较好的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是(用力呼气量)

42.肺的有效通气是指(肺泡通气量)

43.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潮气量)

44.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属于(对流散热)

45.抗利尿激素作用的主要部位是(集合管)

46.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

47.对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具有允许作用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B甲状旁腺激素C糖皮质激素D肾上腺素E胰岛素

48.无自律性的部位是(心房肌)

49.用冰袋、冰帽使高热病人降温属于(传导散热)

50.酒精擦浴降温属于(皮肤蒸发散热)

51.肾的功能最重要的是(排出代谢终产物)

52.降低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

5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表现在(2期)

54.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主要指标是(中心静脉压)

55.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负反馈调节)

56.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易化扩散)

57.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

58.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增加肺泡表面张力B.降低肺的顺应性C.增强肺的回缩力

D.降低肺内压E.阻止血管内水分滤入肺泡

59.维持胸内负压的前提条件是()

A.呼吸肌舒缩B.胸廓扩张阻力C.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

D.胸膜腔密闭E.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60.肺活量等于(潮气量+补呼气量+补吸气量)

61.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CO2)

62.胰液中不含(肠致活酶)

63.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的是(肌肉活动)

64.基础代谢率常用于下列什么病的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低下)

65.下述哪种情况会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66.肾小管进行重吸受的部位是(髓袢降支)

67.下述哪种情况下尿量增多与抗利尿激素无关?(静脉输入低渗液)

68.动脉血压波动于80~毫米汞柱范围时,肾血流量仍然保持相对恒定,这是由于()

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自身调节D.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E.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同时起作用

69.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突触延搁)

70.讨论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是(自身调节活动)

71.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引起指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神经冲动)

72.不属于心肌电生理特性的是()

A.受缩性B.自律性C.兴奋性D.传导性E.以上均是

73.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74.降低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

75.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中脑)

二、填空题

1.反应的形式包括兴奋性、抑制性

2.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K+平衡电位.

3.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导致侏儒症

幼年时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可导致呆小症

4.第一心音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第二心音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

5.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6.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7.血浆蛋白可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三类

8.心肌细胞可分为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两类

9.中心静脉压是监测心脏射血功能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参考指标

10.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是在骶髓

1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

12.刺激引起某组织兴奋时,如果阈值较高,表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较低。

13.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所以静息电位又称K+平衡电位。

14.血液凝固的过程包括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和纤维蛋白形成。

15.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是具有足够的充盈压,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条件是心输出量和血流所形成的外周阻力。

16.红细胞合成的原料有铁和蛋白质,成熟因子有叶酸和维生素B12。

17.牵张反射包括肌紧张和腱反射。

18.激素按照其化学性质可分为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两类。

19.生长素是由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幼年时生长素缺乏可导致侏儒症

20.心电图P波代表心房开始兴奋并将兴奋传导到心室所用的时间T波代表心室复极化的过程QRS波群代表心室去极化

21.激素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两类。

22.ABO血型可被分为A、B、AB、O

23.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近端小管。

24.反应的基本形式有兴奋、抑制

2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6.交感神经兴奋时,消化道和消化腺功能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消化道和消化腺功能

27.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和调节血浆酸碱平衡

28.红细胞生成的基本原料有铁和蛋白质

29.动作电位上升支相当于Na+的平衡电位。

30.动作电位下降支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31.第一心音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第二心音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

32.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33.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34.血浆蛋白可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三类

35.心肌细胞可分为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两类

36.中心静脉压是监测心脏射血功能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参考指标

37.第一心音到第二心音的时间为心脏的心室收缩期

38.消化的方式有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

39.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生殖、适应性和兴奋性。

40.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值它与兴奋性呈负相关关系。

41.正常成人Hb男性~g/L、女性~g/L它具有运输氧气二氧化碳功能

42.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和大气压的压力差原动力是呼吸运动

43.机体散热主要器官是皮肤,安静时主要产热器官是脑和内脏,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44.幼年时生长激素缺乏可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可导致侏儒症

45.交感神经兴奋对消化功能起作用,副交感神经对消化起作用。

46.正常成人腋窝温度为36℃~37.4℃

三、名词解释

1.兴奋性: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血型: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3.血压: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单位面积血管壁的压力

4.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以液体为媒介,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5.体温:指机体深部组织的平均温度

6.呼吸:指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7.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从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8.血压: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压力

9.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由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10.牵涉痛:有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身体某些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

11.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12.肾糖阈: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8.96~10.08mmol/L时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已经达到了极限,尿中已经开始出现葡萄糖。

13.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部加工分解成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14.呼吸:指机体与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四、简答题

1.胃酸的生理作用有哪些?

①将无活性的胃蛋白酶原激活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提供酸性环境②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③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和细菌④进入小肠后促使胰液和和小肠液的分泌⑤酸性环境有利于铁和钙的吸收

2.呼吸的过程?

①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③内呼吸

3.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

①气体的分压差②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③扩散面积和距离④温度

4.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哪些。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入胞和出胞、主动转运

5.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及各自的特点?

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准确持续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反应迟钝作用范围广作用持久

自身调节调节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

6.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①搏出量②心率③外周阻力④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⑤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蓄作用

7.眼的折光异常有哪几类?

远视、近视、散光

8.简述血液凝固的过程

①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②凝血酶的形成③纤维蛋白形成

9.ABO血型系统是如何分型的?

血型

细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

A

抗B

B

B

抗A

AB

A和B

O

抗A和抗B

10.尿液生成的过程?

①肾小球的滤过②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11.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2.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①参与生理性止血②促进血液凝固③维护血管内壁的完整性④纤溶作用

!13.为什么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

小肠内消化是整个消化过程中重要阶段,口腔内消化和胃消化给小肠打下基础,食糜在小肠内收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质和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使营养物质彻底分解,成为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完成消化过程

14.简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①肌肉活动②精神活动③食物特殊的动力效应④环境温度

五、论述题

1.叙述白细胞的正常值、分类及功能?

正常值:(4~10)×10^9/L

分类:①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②嗜酸性粒细胞:抑制过敏反应和蠕虫免疫反应

③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生敏性物质④单核细胞:转变为巨噬细胞,吞噬细胞

⑤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反应

2.叙述胃液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组成:水盐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黏液

生理作用:①无活性胃蛋白酶原激活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为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提

供酸性环境②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③杀死随食物进入胃

的细菌④进入小肠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⑤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对

铁和钙的吸收

3.大量饮用清水尿量有如何变化?为什么?

变化:尿量增加

原因: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传至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再将信号传至垂

体和大脑皮层,抑制抗利尿激素释放,进而尿量增加

4.讨论糖尿病人为何会出现尿糖及多尿?

由于血糖浓度增加超过肾糖阈,部分葡萄糖不能被近段小管重吸收,小管液渗透压增加妨碍了水和氯化钠的吸收,而使其排出增加,尿量增加并出现尿糖

5.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形成:血液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由于氯化钠形成

生理意义:维持血细胞内外的水平衡及血细胞的正常状态

6.胸膜腔负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形成:肺回缩力形成

生理意义:①有利于维持肺的扩张状态,防止肺因其回缩力而完全塌陷②有利于

静脉回流和淋巴回流

7.临床上输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保证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中的凝集素所凝集,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符合,输血时最好采用同型输血,输血前也必须进行交叉配血实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4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