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器

朋友圈的这50张图片,看尽疫情之下众生相

发布时间:2023/5/27 13:55:51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方法 http://m.39.net/pf/a_4591206.html

又一个不眠之夜。

不断跳动的数字,愈加悲痛的消息……如同咒语一般,冰冷、残酷。

灾难面前,人有时渺小,有时强大;有时慌张,有时坚定;有时退却,有时勇武……

知道吗?人的可能性,即是无穷大的力量。

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灾难之前,人,更是百态尽显。

留洋君吐血整理出以下50张关于疫情的图片,

如果你看过,也请继续看下去。

也许这一次,你还会发现些什么。

一冲锋

1、钟南山

已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1月18日傍晚,他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在高铁餐车上睡着。

2、绝症

1月27日晚,医院院长张定宇在等待危重病人转运时,接到病人心跳停止的紧急电话,抓紧联系协调处理。

而此时,他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因确诊感染,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他走路一瘸一拐,很少有人知道,他身患渐冻症,双腿肌肉已经萎缩。

3、永不消逝的哨声

2月6日晚,医院医生李文亮心脏停止跳动,享年34岁。

没有奇迹发生。

这注定是一个举国之殇,不眠之夜……

哨声再一次响起,如果没有响彻天空,也定在心中永续。

4、血糖药

医院检验科主任项杰,一边不停接电话,一边接受采访。

但因身体突发不适,差点晕倒,采访不得不中断。

他患有肾结石,医院连轴转了很多天,血糖药没有了。

项杰家里还有一个做护士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他的妻子已经持续低烧多日。

5、战士

建筑工人健哥在轰鸣作响的发动机前,累到睡着。

医院施工现场,就是战场。

2月2日,医院交付使用;2月3日,医院开始收治病人。

自1月23日以来,建筑工人夜以继日加紧施工。

余建设者在现场,大型机械设备、车辆近千台,24小时不间断施工。

6、脊梁

2月3日,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宋英杰,因连续十天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在医院的宿舍猝死,享年28岁。

也许你终会忘记,但此刻请牢记他们的名字。

二坚守

7、睡姿

最近一段医院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千奇百怪的“睡姿”。但是一点都不好笑。。

8、手

医院感染科护士胡佩的手。

她在一封家书中说:非典那年我五岁,今年我22岁,那时候全世界保护90后,这次换我们90后保护世界……

9、深呼吸

记者:“当你知道爸爸妈妈去一线是什么感受啊?”

8岁的起宏民:“不好的感受,因为在家里一个人,感觉很孤独。”

记者:“那你是怎么来调节自己的?”

他默默流泪:“深呼吸……”

起宏民的父亲起学勇是仁和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大田中队的辅警,母亲倪爱兴是平地中心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

目前,起学勇和倪爱兴都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10、全家福

1月24日,刘小光的家人各守一方。

女儿和太太已回老家浠水。他和母亲两人待在武汉的家里。

他的父医院奋战了十几天。

除夕当天,三个手机同时开启,刘小光记录下了这个“珍贵而又特别”的瞬间。

11、偶遇

2月4日,医院,徐小琦与多天未见面的丈夫陈炳在隔离病房走廊偶遇,他们通过声音和眼神认出了彼此。两人互相用手指了指对方后,拥抱在一起,随后又各自继续工作。

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喊不出“加油”,

因为你们已经以命相抵。

三支援

12、传承

王婷36岁,长医院呼吸内科的主治医师,山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

父亲王卫国66岁,退休医生。

2月2日,临行前,父女俩拥抱告别。

父亲把17年前带去非典一线的行李箱交给女儿:

务必带去,也千万带回。

13、公里

24岁的甘如意在武汉江夏区金口卫生院工作,疫情爆发时她正在休假。

1月31日,她从荆州市公安县农村,骑行辗转近公里,历时4天3夜,赶回武汉投入工作。

她说:“我在,村民们安心。”

14、平安

1月31日凌晨,韩红在微博发文称自己因连日劳累病倒;

当晚,她又通过微博晒自拍照,向担心她身体的网友们报平安。

截止1月31日,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筹款超1.4亿人民币。

2月1日,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发表声明称,由于目前捐赠数额过大,执行能力有限,自年2月1日下午5时起暂停接受善款。

15、知恩者

1月27日,83岁的林子根老人走进社区,要为疫情捐款元。

他说:“不要报道我,不要写我名字,要写名字就写‘一个知恩者’。”

几乎没有人知道,林子根老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毕业后进入煤矿系统工作,直至退休。

他的经济不宽裕,老伴儿常年卧床,平常会收废品补贴家用。

16、临时的家

2月2日,武汉鑫宝来酒店的员工们穿着防护服合影。酒店老板程立自1月28日起,免费接收余名浙江援汉医疗队员入住。现在他每天要垫付近3万元,还不算员工开支。

17、发起者

她是为医护人员提供免费住处的发起人肖雅星。1月26日深夜,她还在酒店前台,为联系她捐赠物资的企业寻找对接的志愿者。

总有一些人愿意抛弃所有,但存一颗赤子之心。

四围城

18、治病

1月27日,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医院。

他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人一起输液,这个场景让他觉得心里很震动,无法用语言描述。

19、煎熬

还医院,记者镜头下住院的肺炎确诊患者和陪护的家属。

20、绝望

医院外面,一位女士咳嗽到不行,又住不进病房。

记者说,他看到了两个人的绝望,想要拍出来,却只拍到了两个人的沉默。

21、3个小时

志愿者“蜘蛛”在武汉街头遇到了这对老夫妇。

没有车,爷爷亲自推着因患糖尿病年医院回家。

婆婆的轮椅上,绑满了住院用的生活用品。

他们估计要走三个时才能到家。

22、清流哥

2月6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医院”里,有一位专注看书的年轻人引起人们的注意。网友称他为“清流哥”。

他是湖北孝感市汉川人,一位留美博士后,目前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书。

他说:请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7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