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呼吸器 >> 呼吸器介绍 >> 向灾害SayNo辉县市首批20个校园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永乐通讯员郭文博
“如果遇到了火灾,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10月13日,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捐建的辉县市首批20个“向灾害SayNo——校园减灾教室”正式投入使用。当天,来自辉县市20所学校的40名教师接受了两场生动有趣的防灾减灾培训。
此次捐建的20所学校的校园减灾教室都布置得非常有特色。天蓝色的墙壁上张贴着海报,展示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应急救护、校园安全、心理健康8个板块的科普知识,并搭建了具有“教学、展示、游戏、体验”四大功能的减灾的互动实体平台。教室角落里,还配备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急救包、手电筒、救生圈、救生绳等应急物品。
培训现场,辉县市消防大队参谋吕东亮以发生火灾为案例,向老师们详细讲解了引发校园火灾的原因,以及遇到火灾后如何在第一时间组织学生逃生自救。
“这堂课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消防安全的知识,尤其是如何运用减灾教室增强安全知识的趣味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回到校园后我要与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分享,一起学习防灾知识,提升防灾意识。”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小学教师刘鎏说。
据了解,“向灾害SayNo——校园减灾教室”是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推出的一项以儿童为主导,提升在校学生灾害意识和避险能力,提升学校教师减防灾教学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的校园综合减灾干预项目。
该项目结合《中国小学生防灾减灾教育指南》开展减灾课程开发和培训,搭建具有“教学、展示、游戏、体验”四大功能的减灾的互动实体平台,通过软硬件设施配套让小学生真切感受不同灾害发生时的情景,并由接受过专业减灾防灾知识培训的老师为学生讲解相关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小学生的抗灾能力。
经过半年多申报、审核、建设,该项目在辉县市20所中小学顺利落地,惠及在校师生1.7万余名。
年7月,辉县市遭遇连续的强降雨,致使辉县市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作为乡村振兴领域全国性公益救助力量,积极筹款筹物,奔赴辉县市,对接辉县市乡村振兴局,精准为辉县市提供抗洪物资援助,并在灾后帮助辉县市产业恢复重建,累计捐助达余万元。其中,捐赠教育系统14所学校的爱心厨房、4所学校的阳光跑道、20所学校减灾教室项目资金就达万元。
辉县市教育体育局科长王建军表示,下一步各学校将充分利用校园减灾教室这个平台,持续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深入合作,开展防灾减灾课程培训,帮助广大师生掌握更多更实用的避险逃生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防灾减灾意识,达到以点带面的防灾减灾效果。
据了解,此次培训为期三天,40名老师将接受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地震灾害、应急救护、校园安全、心理健康等八个方面的校园儿童减灾课程培训,从而提升学校老师减防灾教学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形成校园减灾教育的完整闭环,提升校园综合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