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发展,口罩现在是越来越难买了,各种各样的口罩开始闯入我们的生活。不管是想要新买口罩还是想要补仓,在对口罩的基本知识可能不算非常了解。那么我们普通家庭应该怎么正确购买、使用口罩?奶爸搜集了不少资料,今天就跟大家简单聊聊。如何分辨口罩的类型与适用对象?口罩的真真假假你知道怎么鉴别吗?如果实在买不到口罩,还有哪些应急策略?儿童如何戴口罩?口罩的佩戴原则与使用后的处理方法01、如何分辨口罩的类型与适用对象?平常我们买东西,第一眼看的除了外观以外,就是产品的宣传用语:这款产品的特点是什么,作用怎么样怎么样。但在选口罩的时候,要分辨Ta的功效并不是看这些。要想了解口罩的作用,首先要看的是执行标准。一般在包装、说明书或者口罩上面会写,如果没有执行标准,不管卖家还是包装上说自己是KN95口罩,也千万不要买!1、KN95口罩与N95口罩比如KN95口罩的执行标准是GB-KN95(《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图中这款就属于标准的KN95口罩。(图片来源:网络)这类标准的口罩对直径小于0.微米颗粒的过滤效率为95%,过滤效率越高,过滤性就越强。虽然本身的标准不是针对医用的口罩,但是飞沫是指直径大于5微米的气溶胶,所以KN95对病菌也有比较好的防护作用。如果买不到KN95口罩,KN90是次一级的选择,执行标准与KN95一致,只是过滤效率为90%。那么N95与KN95又有什么区别?其实KN95是中国的国家标准,而N95是美国的国家标准,不过在中国的医护行业中,N95等同于KN95的医用高防护级别口罩标准。N95则是经过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标准认证,过滤效率达到95%的口罩。(图片来源:网络)2、医用防护口罩这类型的口罩是针对医疗专业防护的最高级别口罩,一般在高病病菌感染威胁的环境下,才需要佩戴的口罩,作为普通人的话,用不上,而且一般也买不到。执行标准是GB-(《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在85L/min的空气流量下,对可防护的生物微粒(多属于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不低于95%,最高级别可以达到99.97%。(图片来源:百度百科)3、医用外科口罩一般是医护人员工作中使用的口罩,安全系数比较高,能够较好地抵抗细菌、病毒的入侵。执行标准是YY-(《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在30L/min的空气流量下,对0.24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30%;在规定条件下,对细菌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对比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的过滤效率和密闭性都要低一点,但也是属于专业医护级别的口罩。4、一次性医用口罩普通民众在公共场合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就可以了,对细菌的过滤效率一般不低于95%。不过对颗粒的过滤效率没有要求,主要看生产厂家的制定。执行标准是YY/T-(《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者产品技术要求按照YZB/X械注准(X是各个省份的简称,如鄂、浙、粤)生产的口罩。在选择的时候,可以通过包装上标注的BFE(细菌过滤效率)/PFE(颗粒过滤效率)来对比判断,选择BFE大于95%的就可以了。5、各类口罩的适用类型上述的口罩,只要按照执行标准的编号购买,就没什么问题,是在疫情当中我们用得上的口罩类型。而其他的普通口罩不能隔离病毒,最多只是短时间内应急的,而且也有被病毒渗透到内层的危险。了解了这些口罩类型,接下来奶爸给大家聊聊如何分辨什么场合用什么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建议普通民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比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防护效果要好,建议疑似病例、人员流动较大的工作人员在岗期间使用。KN95/N95口罩:防护效果比前两者要好,建议现场调查、检测等人员和普通民众在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使用。医用防护口罩:推荐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确诊患者转移时使用。02、口罩的真真假假你知道怎么鉴别吗?现在口罩紧缺,有些人就动了歪脑筋,铤而走险销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实在是可恨!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怎么鉴别口罩的真假就是一个很迫切的需求。(图片来源:网络)像这种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剪开来看,都有三层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舒适层、过滤层、防水层。如果你的口罩只有一两层,那就不要用了!完全没有防护效果的!买盒装的3M消费品类N95/KN95系列口罩的话,一般都可以通过品牌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