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呼吸器 >> 呼吸器前景 >> 新冠重症区的呼吸保卫战上万台呼吸机在湖北
由于尚未研制出特效药,当前针对新冠病人的治疗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对于危重症患者,帮助他们渡过顽固性低氧血症期,避免多器官功能损害,是成功救治的关键。国家卫健委的诊疗方案中,包括4种针对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呼吸支持。机械辅助通气,是最主要的方式。呼吸机治疗,要达到最理想的效果,需要非常专业细致的护理。稍有疏忽,就可能前功尽弃。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呼吸机已成为目前最热门的抗疫医疗设备。
结束在湖北荆门为期一个半月的支援后,徐培峰回到浙江,开始接受2个星期的隔离。他并没有闲着,“天天在健身,准备打全场——不是都说中国(疫情)上半场,世界下半场,我们打全场。”
徐培峰是来医院的一名呼吸治疗师,2月12日下午抵达荆门,随队进医院。
“刚到的时候,情况很不乐观,看着病情已经极度恶化的患者,有点束手无策的感觉。”徐培峰回忆。2月16日浙江援荆门危重症医疗队将最重的一批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时,荆门市累计报告确诊例,死亡33例,病亡率在湖北省排名第一。“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减少死亡。”
根据中华医学会2月份发布的一项统计,新冠重型病例占比13.8%,危重型病例占比4.7%。在危重病例中,粗病死率高达49%。2月下旬发表在《柳叶刀》的回顾性研究显示,样本中52位危重症患者,有32位(61.5%)在入住ICU后28天内死亡,其中26位去世前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占比高达81%。
ARDS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血液中含氧量不足)。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12~20次,就可以确保身体的氧气供给。进入ARDS状态的患者,每分钟呼吸可能超过45次,但体内依然缺氧。持续低氧血症的后果,就是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衰竭,最终导致机体死亡。
在武汉一线参与救治的专家认为,如何帮助重症患者渡过顽固性低氧血症期,避免多器官功能损害,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由于尚未研制出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当前的治疗手段都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对于大量出现呼吸衰竭甚至进展到ARDS的重症、危重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就是使用呼吸机等设备帮助病人维持呼吸,保障机体氧气供给,为免疫系统的恢复和其他治疗手段的实施争取时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患者的救治,也是一场呼吸保卫战。随着全球疫情大面积爆发,这场“战斗”的主要武器——呼吸机,也成为最当下最热门的医疗设备。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确诊后,被美国总统特朗普问到感觉如何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需要呼吸机”!
国内疫情爆发初期,也一度面临设备和人手的紧张局面。徐培峰和其他数万名医护工作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投入湖北抗疫一线的。
开局被动
国内新冠疫情中,死亡病例绝大部分集中在湖北。根据国家疾控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湖北省死亡病例,从1月下旬开始迅速增长,一直持续到2月中旬,2月12日达到最高峰(当日新增例),到2月23日以后,增长才逐渐放缓。
△图片来自国家疾控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