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呼吸器 >> 呼吸器优势 >> 人体血液是怎样循环的这个纠结了多年的问题
血液是会经过所有器官的,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清楚身体工作的基本原理,然后就对血液循环和流经哪些器官这些问题一目了然了。
人体的工作原理
人体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所以人体要正常工作,就需要照顾细胞的“吃喝拉撒”,那么细胞是怎样吸收养分呢?
如同人类的生活环境被称作社会一样,细胞的生存环境被称作组织液,细胞的“吃喝拉撒”都是在组织液中进行的,“饿”了,就从组织液中汲取养分,想“拉”时,就会将代谢废物排到组织液中,那组织液是怎样输送营养并且排泄废物呢?
同样在组织液中“生活”的还有毛细血管,所以代谢废物就会“钻”进毛细血管中,然后随着血液流到肾脏等器官,随后被过滤,留下新鲜的血液,其中的代谢废物变成尿液被我们排出。
类似地,营养物质也会跟随血液流到毛细血管中,然后从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随后被细胞吸收。
那么营养物质是从哪来呢?我们都知道吃下去的食物都进入了胃中,接下来,被慢慢消化的食物,会经过小肠、大肠,最后被排泄出来。
在此过程中,小肠会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然后再传送给血液,这就是血液中营养物质的来源了。
可以看到,血液负责吸收营养以及排泄废物的作用,但这其中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血液的静与动
血液是怎样流动呢?谁在背后给了它力量?当然是心脏,心脏日复一日的跳动,无时无刻地泵出血液,让血液经由血管流到身体各处,然后供给各处的细胞以能量,并帮助它们输出代谢废物。
如同上游的河水最湍急一般,从心脏出发的那一支血液也同样动力十足,所以给它的血管起了个名字叫做动脉,动脉将血液传送到身体各个部位。主动脉是很粗的,如同河流分叉一样,在主动脉通往身体其他部分的“路途”中,血管也变得越来越细,最后变得跟头发丝一样细,所以就起了个名字叫做毛细血管。
黄河一去不复返,但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当河流流入大海后,会以雨水的形式再次回到地面上,只有这样才能周而复始地流动。血液也是在体内不断循环的,虽然人体每天都会产生新鲜血液,但是造血的速度比较慢,只有不断循环才能保证身体各处随时随地都有新鲜血液。
从动脉到毛细血管,血管变得越来越细,但血液会从毛细血管重新流回到心脏,然后经过心脏“充能”后,再一次从动脉出发,流向身体各个部位的血管。
从毛细血管流回到心脏的这一部分血管,因为越流越慢,所以起了个名字叫做静脉。为何血液会越流越慢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血液的动力都是心脏泵出的,所以一开始会因为惯性向前运动,但因为流过血管,所以会受到血管壁的摩擦力,所以速度会变慢,因此需要再次流到心脏,让心脏再次将它们发射出来。
血液从毛细血管流回心脏,准确地说是流回右心房,然后从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在这里“充能后”,流入肺动脉,肺动脉也会变得越来越细,最后到达肺部的毛细血管,然后血液在这里获得人体呼吸的新鲜氧气,最后从肺部的毛细血管再流回到心脏,然后心脏把获得充足氧气的血液再通过主动脉,泵射到身体各个器官和部位。
总结
以上内容,其实讲了两个概念,并顺带解决了问题。
让我们回顾下,第一个过程:首先血液从心脏获得“动力”,然后经过主动脉这条“河流”,通往身体各个部位,“河流”越变越细,最后细得成为了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浸润在组织液中,细胞通过组织液和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然后血液会再次流向心脏,再次过程中血液越流越慢,所以此处血液流过的血管称为静脉,然后静脉从毛细血管逐渐汇集到一条血管,再次回到心脏,这个过程在生物学课本上被称作:体循环。
第二个过程:心脏分为左右两个部分,体循环中的血液,最后回到了位于人体右方的右心室,然后会再次随着心脏跳动而泵出,进入肺动脉,顾名思义,这是通往肺部的毛细血管,为何要先去肺部呢?因为血液中的氧气都被细胞消耗了,所以会回到肺部进行氧气的获取。获得氧气的血液并不急着流到身体各处,而是会再次回到心脏的左方,这个过程在生物学上被称作:肺循环。
肺循环中的血液最终回到了心脏左方,准确地说是左心室,然后通过左心室泵向身体各处,这也是体循环中血液流出的开端。
因为身体所有器官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细胞需要从血液中获取营养物质并且排泄废物,所以血液会流经身体所有器官。(严格地说:血液并不直接流到身体各个器官,而是借由毛细血管经过身体各个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