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医院陈静瑜副院长在个人认证微博上更新了这样一条动态: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条简短的博文下面原地爆发了一场有关“首例新冠肺炎病人移植手术”的大讨论。有的人从器官移植的角度质疑此次肺移植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有的人干脆搬出了“国家新冠救治方案(第六版)”,直接对这次肺移植的流程提出了疑义。而类似的质疑和讨论,几乎在国内各个主流信息平台上同时进行着。为什么会这样呢?别急,让我们先对网友们的质疑做一个简单归类。从目前可收集到的信息来看,网友们关于这件事情的争论无外乎是以下这4个方面:首创之争、伦理之争、作用之争和效果之争。首创之争:根据知乎网友的说法,医院进行新冠肺炎病人移植手术前,深圳就已经尝试过类似的方法了,但遗憾的是,虽然当时的那位患者接受了肺移植手术,却最终没有活下来。而这件事在国内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报道。伦理之争:所谓“伦理之争”,主要针对的是此次事件中所涉及的“器官移植伦理流程”。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器官移植应该主要用来治疗因自身问题而导致的器官功能损伤,并且要严格遵循排队和伦理审查。这名接受器官移植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排队情况存疑,其中很可能存在对其他等待者不公平的现象。作用之争和效果之争:“通过肺移植的方式是否真的能达到理想中的治愈效果”是本次事件中网友最关心的内容。临床检测中“假阴性”案例的不断涌出、术中及术后的感染风险更加剧了部分人的担心。从网友的这些质疑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次事件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大的争论,除了新冠肺炎疫情是当下大众比较关心的敏感事件之外,长期以来,媒体、机构和大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早就为类似的争论埋下了“信任危机”。陈静瑜副院长带领团队在手术室可是当我们冷静下来,反观“新冠肺炎病人肺移植手术”事件本身,它对我国攻克新冠肺炎临床治疗真的没有意义吗?不,这样的尝试不但有意义,甚至在国际社会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如何救治看中国”的当下,意义非凡。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病人是在病情发展到什么程度时接受的肺移植手术。根据相关新闻报道,在接受肺移植手术前,这名59岁的男性患者已经经过了一定阶段的治疗,即——气管插管、ECMO和药物治疗。在这些常规手段的干预下,他体内的新冠病毒发展已经得到了控制,并且多次核酸检测成阴性,只是他的双肺功能因为病毒的攻击已经严重受损,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患者当天的手术前后胸片对比受新冠病毒攻击后的肺部组织是什么样的呢?刘良教授的相关报告说得很明白:正常的双肺组织握上去的感觉很像一块海绵,里面含有气体,但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双肺组织患者的双肺组织会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不但双肺组织里的结构会被别的东西取代,组织表面也会有粘稠的、像糨糊一样的液体附着在上面。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这名患者体内的新冠病毒已经被控制住了,不换肺,等待他的也只有死亡。而他的这个情况,在目前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中并不是个例。这就是很多学者认为,肺移植手术一旦成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度双肺功能损伤危重患者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此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为因传染病导致的双肺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进行换肺手术,国际上早就有了成功先例。早在年,一位奥地利学者投稿到德国相关学术会议中的论文就曾记录了一例类似案例。一名病人因感染H1N1,继发了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在接受肺移植的时候,相关病毒检测已经呈阴性。主治医生为他实施的肺移植手术非常成功,术后2周就正常出院了。年,韩国的相关学者也发表过相关论文,论文中描述了对一名因流感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实施肺移植手术的案例,术后患者情况稳定。而截至这篇论文正式发表时,这位患者已经存活了3年时间。人体肺部损伤不可逆,肺移植是目前临床治疗终末期肺部病变唯一有效的方式。尽管肺移植手术后,肺移植受体将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感染的概率,但国际心肺移植协会年的报告指出,在全球已经完成的例肺移植手术中,术后3个月、1年、3年、5年和10年的存活率已经分别可以达到89%、80%、65%、54%和31%。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先放下因“信息不对称”对相关机制和事件本身的怀疑,给这些危重患者一个生的机会,有何不可呢?目前,这位接受了肺移植的新冠肺炎患者暂时体征平稳,陈静瑜副院长也回应:相关情况正在密切观察。让我们,祝他好运!患者术后心电图平稳由长安信托特约赞助的大型人物专题纪录片《我是科学人》全网上线,欢迎观看。传承科学精神,汲取榜样力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350.html